8、禮懺是佛教各宗各派公認的入道的前方便,天臺宗則視其為修習(xí)止觀的重要行門。凡夫修行極須此一行門,因為每欲精進,逆緣總是伴隨而來,當發(fā)急切心求哀懺悔。應(yīng)以禮懺作為日常功課,禮懺時思維諸佛是已成之佛,而我仍輪回生死,由此生大慚愧懺悔。若遇逆緣,功課更當加量。自古以來許多人研讀佛典時,無法理解如來真實義,便至誠禮懺,終得智慧開發(fā),妙解法義。行者由不斷禮懺的力量(佛力加持,逆緣減少),修行得心應(yīng)手,由此二者相輔相成,菩提佛果指日可待。再者,行者不但從理論上認同禮懺能消減逆緣,平時實踐中也應(yīng)懷懺悔心,一切眾生皆我善知識,應(yīng)恭敬尊重他們,友善相處,完善人格。禮懺不僅起止逆緣、增善緣的作用,也起完善人格、改善人際交往的現(xiàn)實作用。 9、大眾共懺,力量猶大,我們仰仗佛陀的威德及大眾的力量洗滌塵垢,長養(yǎng)福德善根。在佛前的一跪一拜中,真誠發(fā)露懺悔后不再犯;更要信愿佛力的攝受加持,激發(fā)內(nèi)心的清凈,加之心觀、口唱,才能與佛感應(yīng)道交,產(chǎn)生不可思議的功德。大眾禮懺旨在化眾導(dǎo)俗,其儀式尤重歌詠贊嘆,以優(yōu)美的旋律贊誦佛陀苦、空、無常等教法和三寶的功德,它能幫助我們加強對經(jīng)文的印象與記憶,又能在音聲之激蕩中產(chǎn)生共鳴;也籍三寶的清凈加持力,龍?zhí)熳o法的擁護,大眾和合共修的力量,鞭策自己向上,促進彼此的道誼(與基督教每星期做禮拜意義相同)。常言:“寧在叢林里睡覺,不在小廟里辦道?!敝赋龃蟊娧蘧薮蟮挠绊?,“大眾熏修希勝進,十地頓超無難事”,無論僧俗,只要是凡夫,都需要督促,而直接的監(jiān)督不如間接的無言的模范臨摹,看見他人精進,促進我亦精進;見他發(fā)心,促使我亦發(fā)心,如此輾轉(zhuǎn)相影響,形成一股無形的善流,自能影響僧信團體,亦能擴至整個社會,整個人類。社會和諧,人民安樂之大同世界指日可待。 10、禮懺對個人身心不僅有滌塵的作用,其功德也很多:對諸親眷屬的感恩,籍拜懺的功德回向冤親債主,為自己培植福德因緣,以拜懺功德與生亡二者結(jié)緣,籍禮懺來消除罪業(yè)。而具體的禮懺功德每部懺本都有記載,大悲咒是大悲懺法的主要內(nèi)容,《大悲懺》中觀世音菩薩于世尊處發(fā)誓說,若人誦持大悲心咒,得十五種善生,……所生之處,常逢五善;常生善國;常值好時;常逢善友;身根常得具足;道心純熟;不犯禁戒;所有眷屬,恩義和順;資具財食,常得豐足;恒得他人,恭敬扶持;所有財寶,無他劫奪;意欲所求,悉皆類遂;龍?zhí)焐粕?,恒常擁衛(wèi);所生之處,見佛聞法;所聞?wù)?,悟甚深義。每一懺法都有無盡的功德,行者應(yīng)依自己根機愛好等,選擇一法行之,既經(jīng)選定,應(yīng)專一修之。除了定期修外,平時也要常常念誦。 二、長沙哪里有放生池子 1、以上分述個人禮及大眾禮的作法,個人禮比較易于專注,時間也易于自由安排,隨時隨地可修。但若長時不得法益,易懈怠,不如大眾懺的督促力量。大眾懺定期舉行,克期取證,其場合比較隆重肅穆,容易攝受人,但也會受時地的限制。人數(shù)多且其素質(zhì)參差不齊時,難免造成干擾,且也會流于形式而忽視了本質(zhì)。因此大眾禮拜時應(yīng)當注意: 2、選擇凈處布置道場,個人應(yīng)沐浴齋戒。 3、不可貪多強邀,人員重在發(fā)至誠心參加。 4、先須預(yù)習(xí)禮懺儀軌,并請善知識開示要義。 5、禮時當使字句分明,音聲和諧,不緩不急。 6、禮拜之后,靜坐十分鐘,讓心充分感受融化這不可思議的法事,發(fā)大誓愿,回向。 7、時下,拜懺盛行,講究音聲,重形式而忽略了本質(zhì),禮拜不如法,禮誦凌亂,念誦之時,滑口率意,難得法益,應(yīng)避免唱和禮、我慢禮,應(yīng)行恭敬禮、無相禮、起用禮等,唱念贊偈時,應(yīng)隨文運心,依聲觀想。一定使字字出于心中,句句攝歸心內(nèi),至誠懇切,全身歸命。如此自己、大眾乃至法界眾生皆得利益。 8、廈門南普陀寺總是定期舉行水陸***、萬佛***等,目前講堂中每周日都舉行皈依共修***,這些令僧俗二眾受益匪淺。在拜懺共修中,其音聲、其氣氛特別攝受人,在這勝緣中,不但覺得自己凈化,得到輕安,身心愉悅,而且覺得與周圍的人融為一體;在大眾中,感覺到自己不再孤立,在禮懺中,當下消融日常狀態(tài)下人與人之間的漠視與隔膜,增進了信徒的團結(jié),進而把這份心,這份感受,這種做法帶入社會交際與工作中,增強社會的和諧。和諧的廣大空間是由共修的一念心,乃至不斷的共修中營造的。因此各個寺院或多或少舉行定期的***活動。 9、以上,大多講的是作法懺的內(nèi)容,因為作法懺比較適合大眾熏修。作法懺是智者大師概括的三種懺法之即作法懺、取相懺、無生懺。作法懺主要指依佛制羯磨法的儀軌作法懺悔,在佛前或僧前披露自己的罪過,古德依經(jīng)作法華懺、方等懺、大悲懺、凈土懺、地藏懺、梁皇懺及慈悲三昧水懺等。因為此懺有規(guī)可循,所以比較適合共修。取相懺指定中修觀,感佛來應(yīng),摩頂授記,或放光現(xiàn)瑞。無生懺指正心端坐,念無生觀,觀罪性空,或止息身心,正念真如,契入實相。后二懺無外在行相,完全是內(nèi)在的自證。而相對要攝受更多的眾生,特別是下下根,極須外在儀式的攝受,從儀式的氣氛到內(nèi)容,如同產(chǎn)品的包裝能首先吸引人一樣,這正好詮釋“先以欲勾牽,后令入佛道”的教義。禮懺的儀式最能激發(fā)宗教感情,即能在實踐過程中通過事相的、感性的感染力,從而讓眾生領(lǐng)會佛教的智慧與哲理,陶冶心靈。同時,禮懺又是僧團聯(lián)系信徒的重要渠道,加深信眾之間的感情,增強佛教的凝聚力,從而推廣佛法于整個社會。 10、佛門愿力廣大,愿愿指向菩提,愿愿指向自覺覺他。普賢菩薩十大愿中,禮敬諸佛,懺悔業(yè)障二愿即是禮懺法門的深層次的詮釋,“所有十方世界中,三世一切人師子,我以清凈身語意,一切遍禮盡無余。”此禮橫遍十方,豎窮三際,禮時應(yīng)發(fā)清凈的三業(yè)。由禮過去現(xiàn)在諸佛,即是信仰佛的智慧,敬仰佛的德行,對諸佛的教化,歡喜奉行,自然可改變身心,止惡行善,自利利他。由禮未來諸佛,自覺地尊重自己及一切眾生的人格,因為自己及眾生皆是未來之佛。人能尊重自己,自然不敢懈怠放逸,自甘墮落;尊重他人,自然不敢輕慢他人,陷害眾生。總之,敬禮三世諸佛的結(jié)果,既令人凈化身心,發(fā)奮向上,還可以促進人間互相尊重,互相敬愛,互相協(xié)助,使人際關(guān)系充滿和諧與安樂;使國際關(guān)系取消戰(zhàn)爭,共存共榮?!巴羲熘T惡業(yè),皆由無始貪嗔癡,從身語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。”懺悔所有惡業(yè),還要追根溯源——從三毒下手。懺悔,確能使人改過自新;反迷為悟,滅罪生福,離苦得樂。若人人學(xué)佛,實行懺悔,改往修來,必然可以彌補法律之不足,減少社會層出不窮的罪惡,挽救人類的墮落,阻止人間不幸的事情發(fā)生。此二愿融入日常修行,如二時課誦,八十八佛懺悔文,可見禮懺法門的普遍及重要。 標簽: |
瀏覽:993次
個人怎樣放生,怎樣放生功德最大瀏覽:993次
生日放生要念什么經(jīng)文,放生蛇類需要注意些什么瀏覽:992次
放生蝦有什么果報,為什么要放生?放生有什么好處?(宣化上人,妙祥法師)瀏覽:986次
廊坊代放生網(wǎng)站,廊坊把巴西龜放生啦怎么辦,廊坊南京放生聯(lián)盟瀏覽:986次
黑魚能不能放生在河里,市民買龍龜竟是鱷魚龜性兇猛不能輕易放生瀏覽:982次
陜西把貓放生會不會有影響,把貓放生會不會有影響,放生魚苗果報瀏覽:980次
高考放生什么時候放,放生放什么最好?放生一般放什么動物瀏覽:978次
長春代放生網(wǎng)站(長春放生回向姻緣怎么回向)瀏覽:973次